重生之新农村_第三百一十二章出谋划策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三百一十二章出谋划策 (第2/2页)

一件廉价西服,很有华夏特色的袖口的商标都没有剪掉的,一脸风霜和憔悴的老人率先开口了。
  “我是来自苏北胡建县县长查秀根,人多地少,也没有什么自然资源,交通条件落后,海不成良港,地不成良田,工业更是一穷二白,和陕北老区比起来那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。”
  “是啊,这次王总请我们过来参观,我们很兴奋啊!尤其是看到,港城这边每年靠着旅游就能收入几十个亿,我们觉得这条路子可以试一试。”
  王勇看向说这话的人,那是这群人里一位少有的年轻人,当然,这也是相对这群人普遍年龄偏大来说了,实际上他也有四五十岁了。
  王勇听了他们的说法,没有点头赞同,也没有摇头否定,而是看向他们,示意他们继续介绍当地的实际情况。
  “我们没有港城这位优越的地理位置,也没有港城这么多的旅游资源,对于发展旅游业,我是不看好的。”
  查县长的话刚说完,那位提出发展旅游业的人就要张口反驳,可是王勇没有给他这个机会,拥有后世记忆的他知道,哪怕到了后世,苏北也没有什么旅游名胜风景区发展起来的。
  “胡建县地区有什么名胜古迹,特色风景吗?”王勇看着这个急于反驳的人问了一句。
  那人想了想,才无奈地说道:“没有!”
  “胡建县有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飞机场吗?”
  “没有!”
  “胡建县有能够吸引人过来游玩的亮点吗?”
  “没有!”
  “咱们那里是革命根据地啊?”
  “比得上陕北吗?”
  一群人一起摇摇脑袋,跟人家那边根本没有可比性啊!
  “明白了吧?建湖县什么都没有,怎么发展旅游业?甚至连发展工业我都不赞成。”说打这里王勇发现好几个人似乎不以为然,他伸手阻止了其他人的发言。
  “你们想过没有,即使有人到你们那里去投资,你们一没资源而没有交通优势,那么人家为什么要去你们那里?因为你们是老区吗?可老区的范围可不仅仅是你们一个县!”
  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王勇,急切等后着下文。他们这几天都听说过这个年纪不大,却十分有经济头脑的孩子的各种轶事传说,非常希望那些事情都是真的,这样他们就可以请这个小神童帮自己找出一个可行的发展路子来,让当地百姓也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。
  “你们可以说没有抓到机遇啊!看看鲁东那边,大棚蔬菜都发展的走出华夏,走向世界了,别说脱贫致富,就算城里人有多少人能比得上人家?”
  看到又有人想要发言,王勇又他手阻止了。这时候不是听他们说什么客观理由的时候,现在就是让他们受到一次头脑的风暴和洗礼,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来。
  “等一下,高贵,你去西屋找一本地图册给我拿过来。”
  一会儿工夫,高贵就不知道从哪里翻出来地图册递给王勇。王勇翻找几下,很快就找到胡建县的位置。
  “你们那里地势平坦,低洼,倒是个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和养殖业的好地方。”
  王勇这话刚说完,查县长就迫不及待地问了一句:“那剩余劳动力怎么办?”
  “劳务输出!”王勇想都没想的给出了他早就考虑好的答案。
  劳务输出,可不仅仅是农民工跑到全国各地的的建筑工地去做工,王勇想到的是出国劳务输出。
  这可是个赚钱甚至是赚大钱的行业!他老叔王虎就曾经干过这行,因此王勇对此也有过了解。只要不怕吃苦,赚钱其实真的挺容易的。
  “这么说吧,我老叔曾经感过一段时间的劳务输出,去的是中东那边给人家建房子盖楼修路,什么都干过。”
  “出国?”
  “出国打工?”
  面对一群惊讶的都站起来看着王勇的令人尊敬的老人们,王勇很是淡定的笑了笑,没有正面回答他们,而是反问道:
  “你们知道我老叔当时在那边各月能赚多少钱吗?”没等他们回答,王勇就自顾自的给出了一个让他们惊喜不已的答案。
  “一千多,是美金!”
  “合人民币八九千块!”高贵紧跟着就补了一刀,直接就刺到了这群人的内心深处。八九千啊!当地很多人家一年下来也不敢说能有这么多钱啊!
  干了!凭什么不干啊!这可是出国赚外汇啊!
  激动之中,也有人想到了一点,这年头想要出国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。全国各地这个多人,这种好事恐怕要轮到自己这边没关系没路子的,可不是那么容单啊!
  “你们觉得行就好,至于这方面的关系和路子你们不用发愁,我们会帮你们联系这方面的公司,唯一的要求就是你们的回去告诉想去的老乡们,要做好吃苦的准备!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